[db:作者] - 2021-01-13
09:30-10:00 | 新法規下生物藥中美雙報的機遇和挑戰 | 閆小軍,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、全球藥政事務負責人 |
10:00-10:30 | 跨國生物藥license-in擇項與投后經驗分享 | 申華瓊,天境生物CEO |
11:00-11:30 | 2020全球生物藥進展暨對中國啟示 | 王剛,科睿唯安生命科學與制藥事業部大中華區首席科學家 |
11:30-12:15 | 圓桌討論:全球動態環境與特殊時期下的生物藥企研發及市場布局思考 | 主持人:傅道田,榮昌生物總裁 劉世高,復宏漢霖聯合創始人、首席執行官 王海彬,海正博銳總經理 周新華,嘉和生物藥業總裁兼首席科學官 朱建偉,杰科生物董事長 |
14:00-14:45 | 圓桌討論:細胞治療產品的差異化研發策略與生產上市布局 | 主持人:楊林,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/董事長 王立群,復星凱特總裁 范曉虎,南京傳奇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 李怡平,藥明巨諾首席執行官、聯合創始人 李懿,廣東香雪精準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總裁&CSO |
14:45-15:30 | 圓桌討論:前沿生物療法、基因療法及制品立項與產業化發展策略 | 主持人:周國瑛,深圳亦諾微創辦人、CEO 劉濱磊,濱會生物董事長 李航文,斯微生物創始人、董事長兼CEO 蔡宇伽,上海本導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|
15:50-16:20 | 生物藥科創板IPO上市審核制度解析 | 宮萬炎,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副總經理 |
16:20-17:30 | VC&PE視角:未來生物醫藥投資方向與價值評估 | 主持人:朱忠遠,通和毓承投資合伙人 陳侃,啟明創投執行董事 龔麗,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 喻晶,復星醫藥董事總經理 |
09:00-09:30 | 新時代新挑戰,生物技術藥物的未來 | 陳志南,中國工程院院士,“重大新藥創制”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 |
09:30-10:00 | SARS-CoV-2全人源單克隆中和抗體研發 | 嚴景華,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 |
10:00-10:30 | 創新生物藥的定量藥理研究及量效關系挑戰 | 王亞寧,FDA臨床藥理審評部定量藥理學審評室主任(美國線上接入) |
10:30-11:00 | 基于RenMab的抗體發現技術平臺:在治療性抗體研發中的獨特性和差異化優勢 | 陳磊,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抗體開發部總監 |
11:00-11:30 | 免疫創新靶點篩選開發及單抗新藥有效性評價 | 楊劍飛,蘇州開拓藥業生物藥副總裁 |
11:30-12:00 | 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技術與靶點分析 | 倪健,優銳醫藥科技(深圳)CEO |
12:00-12:30 | 治療免疫性疾病的創新靶點 | 梁瑞安,中國抗體創辦人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|
13:45-14:15 | 腫瘤免疫治療抗體藥物臨床前聯用研究到 臨床轉化經驗分享 |
謝毅釗,基石藥業首席轉化醫學官 |
14:15-14:45 | 從發現到臨床,生物標志物指導下的PD-1藥物精準開發策略 | 鄒靈龍,復宏漢霖生物分析科學執行總監 |
14:45-15:15 | 生物分析關鍵試劑開發在生物藥發現中的應用 | 王鵬,藥明康德高級主任,HitS抗體團隊負責人 |
15:15-15:30 | 高通量流式加速藥物和疫苗研發 | 楊麗君,Bio-Rad 高級產品經理 |
16:00-16:30 | 新型抗體藥物臨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問題和策略 | 任進,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主任 |
16:30-17:00 | 納米抗體創新藥物的臨床前研究 | 萬亞坤,洛啟生物創始人兼CEO |
17:00-17:30 | 納米抗體創新發現及篩選制備技術與應用 | 盧小玲,廣西醫科大學納米抗體研究中心主任 |
17:30-18:00 | 計算化學輔助的TCR和VHH單域抗體工程 | 吳顯輝,普瑞金生物研發總裁 |
09:00-09:30 | PD-L1依賴的OX40激動型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發 | 劉軍建,信達生物新藥研究部副總裁 |
09:30-10:00 | PD1/CD47雙功能抗體融合蛋白的設計及臨床研究 | 張發明,杭州翰思生物醫藥董事長 |
10:00-10:30 | 抗腫瘤與抗感染抗體藥物差異化開發策略 | 殷劉松,金斯瑞生物藥發現部執行總監 |
11:00-11:30 | 雙抗籃式研究用于支持多適應癥BLA路徑探討 | 徐俊芳,康寧杰瑞高級醫學總監 |
11:30-12:00 | 創新定點定量偶聯ADC藥物的設計與開發 | 薛彤彤,四川科倫博泰CEO兼科倫藥物研究院副院長 |
12:00-12:30 | 新一代高效低毒ADC藥物的設計及研發 | 趙永新, 杭州多禧生物總裁 |
14:00-14:30 | 重組蛋白創新藥物IND申報的中美差異 | 楊代常,禾元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 |
14:30-15:00 | GLP-1/GCG/FGF21三靶點長效蛋白藥物的開發 | 黃巖山,浙江道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/CEO |
15:30-16:00 | 長效抗HIV融合抑制劑的研究和開發 | 陸榮健,前沿生物高級副總裁 |
16:00-16:30 | 基于IL15的腫瘤免疫蛋白藥物的發現和研究 | 胡齊悅,上海恒瑞高級總監 |
10:00-10:30 | CAR-T技術臨床轉化的探索與全球臨床開發設計策略 | 范曉虎,南京傳奇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 |
10:30-11:00 | 基于GMP理念的細胞治療產品生產設施設備的應用模式探索及實踐介紹 | 程錦生,上海東富龍醫療裝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 |
11:00-11:30 | 新型非抗體類免疫檢查點拮抗蛋白探索與應用 | 李懿,廣東香雪精準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及CSO,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(GIBH)研究員 |
11:30-12:00 | 細胞治療產品CMC常見申報缺陷分析 | 曹艷華,南京馴鹿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 |
14:00-14:30 | 關于CAR-T細胞產業化生產技術自主創新與成本控制 | 余學軍,華道(上海)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創始人/董事長兼CEO |
14:30-15:00 | 病毒載體工藝雜質純化工藝與風險控制的領先實踐 | 賈國棟,和元上海總經理 |
15:00-15:30 | 微滴式數字PCR助力細胞治療/基因治療 | 趙云,Bio-Rad 高級產品經理 |
16:30-17:00 | 滿足定制化細胞GMP生產規范的質量體系建設 | 陳強,生基醫藥質量執行主任 |
17:00-17:30 | 基因治療臨床制品CDMO質控的需求與挑戰 | 董小巖,北京五加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&CEO&董事長 |
17:30-18:00 | CART細胞全自動生產工藝及風險控制思考 | 汪敏,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|
10:00-10:30 | 質量放行中對于細胞藥物功能檢測的技術要求與體系建設 | 張亮,上海邦耀生物科技副總裁 |
10:30-11:00 | CAR-T細胞藥物的分析開發與質量控制 | 李和義,科濟生物分析及質量控制副總裁 |
11:00-11:30 | Car-T工藝開發及質量控制 | 蔣忻坡,南京傳奇生物高級總監 |
12:00-12:30 | 腫瘤新生抗原細胞治療藥物技術創新與研發 | 李波,華大吉諾因總經理 |
14:00-14:30 | 靶向腫瘤微環境和代謝的免疫細胞療法的早期研發 | 蘇冰,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 |
14:30-15:00 | FasT CAR技術及其臨床應用 | 何佳平,亙喜生物副總裁 |
15:00-15:30 | 基因編輯造血干細胞創新療法 | 方日國,博雅輯因高級研發總監 |
15:30-16:00 | GCT(基因治療、細胞治療)在神經疾病中的機遇和挑戰 | 吳振華,嘉因生物創始人 |
09:00-09:40 | 連續灌流培養中的質量研究 | 范克索,杭州鴻運華寧生物醫藥工程有限公司藥學副總裁 |
09:40-10:10 | 營養豐富均衡的細胞培養基在灌流生物工藝中的領先應用 | 閆曉凱,Cytiva細胞培養工藝科學負責人 |
10:40-11:20 | PB-Hybrid Technology和糖基化調控在ADC藥物研發中的實踐 | 劉冬連,東曜藥業副總經理 |
11:20-12:00 | 生物制藥上游連續工藝的開發策略和應用 | 周航,藥明生物細胞培養工藝開發副總裁 |
12:00-12:40 | 加速IND - 使用新技術和替代策略解決生產用細胞系開發需求 | 潘志衛,蘇州君盟生物醫藥工藝開發和中試生產高級總監 |
14:00-14:40 | 生物類似藥穩定高表達細胞系和上游工藝放大的領先實踐 | 冉兆祥,浙江特瑞思醫藥生產高級副總裁 |
14:40-15:10 | 平臺化技術加速抗體新藥上游工藝開發 | 龍治濤,北京軍科華仞技術總監 |
15:10-15:40 | 解決生物藥上游開發中的速度和質量矛盾困局 | James Yang,吉泰依科賽 R&D Head of SFM & Co-CEO |
16:10-16:50 | 穩定高表達細胞系和上游工藝在雙抗開發中的思考 | 吳其威,蘇州澤璟生物藥高級副總裁 |
16:50-17:30 | 上游工藝在重組蛋白藥物的開發與放大案例解析 | 鄧建慧, 先為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游工藝總監 |
09:00-09:40 | ADC藥物連續偶聯工藝開發領先實踐 | 秦剛,啟德醫藥創始人、董事長 |
09:40-10:10 | 關鍵點的一次性系統如何驗證 | 李小香,頗爾(中國)有限公司SUT驗證實驗室經理 |
10:40-11:20 | 下游抗體連續生產工藝的開發和應用 | 鞏威,復宏漢霖中試生產部高級總監 |
11:20-12:00 | 雙特異性抗體工藝開發中的雜質研究和控制 | 易繼祖,友芝友CMC和質量運營資深副總裁 |
12:00-12:40 | 雙抗創新平臺的下游工藝開發領先實踐 | 王影,藥明生物技術和工藝研發部執行主任 |
14:00-14:40 | 一種ADC藥物的工藝優化(DOE)和放大生產 | 謝巖生,特瑞思藥業工藝研發資深副總裁 |
14:40-15:10 | ADC藥物雜質去除工藝開發策略與實踐 | 李新芳,邁百瑞副總裁兼上海公司總經理 |
15:40-16:20 | 新冠病毒雙抗分子的挑戰與突破 | 許英達,普米斯生物質量與分析副總裁 |
09:00-09:40 | 中國生物制品上市后藥學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解析-審查與備案制 | CDE藥學部 |
09:40-10:20 | ICH Q5E/ICH Q12上市后生物制品工藝變更領先實踐 | 劉洵,恒瑞醫藥副總經理 |
10:20-10:50 | 技術轉移過程中的工藝優化策略 | 劉瑩,鼎康生物生產科學與技術部副總監 |
11:20-12:00 | 過程分析技術(PAT)在生物藥制備中應用及展望 | 瞿海斌,浙江大學藥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 |
12:00-12:45 | 圓桌討論:臨床整合規劃下的生物藥CMC開發策略 | 主持人:李澤生,泰諾麥博COO 范克索,杭州鴻運華寧生物醫藥工程有限公司藥學副總裁 劉冬連,東曜藥業副總經理學副總裁 易繼祖,友芝友CMC和質量運營資深副總裁 |
14:00-14:40 | 新版藥品生產法下的生物藥物生產現場檢查 | 王沖,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生物組組長 |
14:40-15:20 | 優化抗體藥物產能的技術轉移開發與驗證領先實踐 | 蘇建華,岸邁生物Senior VP & GM |
15:50-16:30 | 生物藥工藝表征在報產中的策略和領先實踐 | 秦民民,上海美雅珂CMC高級副總經理 |
16:30-17:15 | 圓桌討論:圍繞新版GMP生物制品附錄,生物藥工藝表征與風控在實際生產中的挑戰與對策 | 主持人:蘇建華,岸邁生物Senior VP & GM 王沖,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生物組組長 秦民民,上海美雅珂CMC高級副總經理 劉洵,恒瑞醫藥副總經理 |
10:00-10:30 | 中國生物藥報產BLA的質量監管要求現狀與趨勢 | 李孟捷,三生國健質量保證高級總監 |
10:30-11:00 | 基于Delta V自動化系統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 | 趙銳,賽默飛世爾科技生物工藝部一次性產品技術經理 |
11:00-12:00 | 茶歇&展區參觀 | |
12:00-12:30 | 生物制藥規模化合規整體解決方案-CDMO的發展與挑戰 | 羅順,澳斯康生物制藥&健順生物董事長兼總裁 |
12:30-13:00 | 藥品GMP認證取消后對生物制藥界的最新要求與影響 | 林巧,駕玉生物創始人兼CEO |
14:30-15:00 | 生物生產制造的未來趨勢 | 黃瑋,復宏漢霖生產與工程高級副總裁 |
15:00-15:15 | 突出專業化優勢,集聚大健康產業——中國醫藥城創新發展之路 | 李潤潤,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招商中心三分局副局長 |
16:15-16:45 | 生物制藥未來設施(FoF)的展望 | 李樹德,天境生物工程與技術副總裁 |
16:45-17:30 | 圓桌討論:生物藥生產制造的未來趨勢,我們該如何提前布局? | 主持人:施立明,奕安濟世分析科學、質量控制,工藝與產品開發運營副總裁 林巧,駕玉生物創始人兼CEO 朱向陽,上海華奧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CEO 李樹德,天境生物工程與技術副總裁 |
09:30-10:00 | 新版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下生物藥MAH合規與外包合作模式思考 | 蘇橋生物 |
10:00-10:30 | 國產生物反應器的技術創新與領先應用——不斷創新,努力提高國產生物反應器的技術水平 | 顧警鐘,上海百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、技術總監 |
11:30-12:00 | 貫穿抗體藥研發生產全周期的質量控制 | 施立明,奕安濟世分析科學、質量控制,工藝與產品開發運營副總裁 |
12:00-12:30 | 臨床試驗用藥生產的偏差處理與階段適應性GMP | 羅治剛,邁百瑞質量副總裁 |
14:00-14:30 | 蛋白藥物可開發性評價及質量表征研究 | 趙健,北京昭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質量副總 |
14:30-15:00 | 生物藥生產過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應對策略 | 康濤,耀海生物CDO服務總監 |
15:00-15:30 | 生物制劑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降解及抑制策略 | 方偉杰,浙江大學藥學院副研究員,浙江大學(杭州)創新醫藥研究院創新生物藥研究中心主任 |
我的好幫手
投訴建議:0571-87291296